在佛山电视台高明分台的牵线搭桥之下,一条守望了沧江几十年的疍家老木船被转移至高明区博物馆,成为见证高明历史的文物收藏。
在三洲横基衔,一台大吊车把老木船缓缓吊起,再放到运输车上。几十年来,这条木船一直停放在鼠尾渡头,今天要“搬家”了,老木船的主人特意坐着轮椅来欢送这位老伙计。
(相关资料图)
七妹婆亲自送别几十年的老伙计
这艘木船是疍家人七妹婆当年的驳船,驳船就是平时拉在大船的后面,用来接驳大船与岸上的交通。上世纪八十年代,沧江水运被陆运替代,七妹婆与木船一起告别飘荡的生活,大船卖了,把小船留了下来。
沧江河上的小木船
木船见证了高明水上一族的历史,在高明分台记者的牵线下,七妹婆一家也乐意把老船捐到区博物馆收藏展览。
“这条船,我们拿回去后就会进行修复,然后放在展厅展出。”高明区博物馆副馆长李佐骐表示,高明博物馆正大量征集高明文物。
七妹婆与老木船依依惜别
“你去了博物馆之后可以让大家看到你。希望你以后身体健康,精神爽利。”九十岁的七妹婆拄着拐杖、抚摸着斑驳的船头作别老伙计。
沧江河上的小木船
“以前用长长的麻石板铺地面,河边还留有很多青石板,旧时用来做码头的。”居民说,三洲横基街有三个码头,对岸的凤翼洲同样对应有多个码头,旧时商贾云集,民间留下了不少的好东西。
七妹婆与老木船合照
守望了沧江几十年的小木船现在搬到博物馆成为展览品,七妹婆觉得这是老伙计最好的归宿,可以让子孙后辈了解更多高明历史。如果你也有见证高明历史的文物想要捐献出来,可以联系我们。
记者:任家文 李向荣
图片:曾锦峰
标签: 三洲疍家老船见证高明历史
□桑洛秋天,丰收是没有边界的。清晨,樱花大道旁的一道田埂上,一位陈姓的师傅在那里看着他那一亩多的金黄
敦煌藏经自1900年发现后,经卷的流散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有外国探险家劫掠的,有政府官员公然索要的,
右起:吕胜中、苏新平、马修巴尼左起:吕胜中、尹吉男、徐冰,在老美院被大家称为“三剑客”中国著名艺术家
京剧有国粹之称,其表演、器乐、唱腔广为人知。扬州也有不少京剧爱好者,各类剧场、公共文化场馆、社区活动
NO 13886▼作者:史云贵热门天南地北洪江人大拜年丨洪江古商城夜景烟雨洪江震撼来袭丨《我和我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