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金蝉脱壳”源于一则历史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都没成功,在最后一次北伐时,由于长年积劳成疾,不幸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临死前设下一计,让姜维找个能工巧匠,照着自己样子雕了个木头人,手拿羽扇,稳稳地坐在车上,做得栩栩如生。司马懿见状,认为诸葛亮退兵又是一个诱敌的计谋,因而不敢轻举妄动。蜀军趁此机会,迅速转移,安全撤回汉中。司马懿后来得知诸葛亮已死,不禁大呼上当,但大势已去,悔之晚矣。这个故事让我觉得诸葛亮很神,用个假身竟然能吓退敌兵。每次看到树枝上的蝉壳时,不自觉地会想到金蝉脱壳的故事,觉得蝉与诸葛亮一样聪明,摇身一变留下空壳就摆脱了敌人的追踪,飞向天空,飞到高高的树梢上。不过,长这么大我还没有亲眼看到过蝉脱壳的情景。
夏夜,我和先生在公园散步,看到人们三三两两的拿着手电筒,在树林里照来照去,我非常好奇地走上前去,看到一个罐子里爬满几只浑身都是新鲜泥土,呆头呆脑的家伙,哦,是泥牛呀!泥牛是我们当地人对蝉蛹的称呼。据说泥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炒或油炸都很好吃,人们都趋之若鹜。而我是不喜欢吃的,那样子丑丑的,黑黑的,小小的,能有什么肉呀?不过我对蝉却很感兴趣,那小小的虫儿,能量很大,一到伏天,就爬上高高的树梢在“知了知了”地叫着,声音那么嘹亮、高亢,堪比高音歌唱家。夏天也因有蝉的叫声,便有了些生动,孩子们的假期也因有了蝉,而多了许多的乐趣。
我们正走着, 先生忽然蹲到一棵树下不动了,我忙跑过去,只见一只泥牛正趴在树干上,背部裂开一个口子,正慢慢地探出头来,睁着玻璃泡的眼睛,前半身已直立起来,通体都是嫩绿的,特别是翅膀,皱皱巴巴的,身子一颤一颤的,正用力挣扎着,啊,这个泥牛正在脱壳呢!原来我经常听人说,泥牛要变成蝉,必须在原地呆上几个小时,忍受着各种痛苦,还得防范外来侵害,才能完成华丽的变身。你看,现在泥牛已经摇摆着脱离了灰褐色的盔甲,站在硬硬的外壳上,蜕变成了一只浑身都是淡绿色的蝉,那一双透明的薄翼,黑米粒大小的眼,嘴如一个针状的吸管,活脱脱的一个小精灵。一会儿它奋力地振了振翅,翅膀只微微地动了一下,依然是潮湿的、无力的。它试探地动了动细腿,腿还是软绵绵的。无奈它只好继续栖息在自己的盔甲上,等待着翅膀变干变硬,等待着腿变得有力。夜渐渐深了,公园里的人们也相继散去,那只蝉在暮色的掩护下,慢慢变得越来越强大起来,先是双翼的颜色慢慢由嫩绿变成棕褐色时,再是那细细的腿更有力、更结实了,尖尖的嘴已经能够深深地插入树枝里了。于是,它再一次忽闪忽闪翅膀,这次翅膀已经完全是深褐色的了,像披上一件薄纱,但也更加坚硬有力了。它便移动了一下身子,伸了伸腿,一切都好,一会儿就“吱”地发出第一声尖叫,展展翅飞走了,飞上了高高的树梢,开始引颈高歌的生活了。
据说蝉先后要在的泥土中生活3年,更有一种蝉则要在地下生活长达17年之久。它要忍受着长期寂寞和孤独,仅仅依靠树根的汁液来养活自己,一点一点慢慢长大,然后等待着时机,从冬到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夏天的某个晚上,悄悄地钻出地面,爬上树枝开始了一生最辉煌的时刻。这其中有很多变数,需要它小心应对,如顽皮的孩子、自然界的风雨、它的天敌等等,一不小心,所有的努力将会化为乌有。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蝉蜕变的过程,心中有种莫名的辛酸,莫名的感动。它虽然经历千辛万苦,战胜九九八十一难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但它的生命却仅仅只有短短90天,为了那光明的一刻,为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为了能在树梢上能尽情的歌唱,这所有经历的一切苦难于它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呢?
作者简介
原小燕,河南济源人,文学爱好者。
标签: 原小燕|金蝉脱壳记
□桑洛秋天,丰收是没有边界的。清晨,樱花大道旁的一道田埂上,一位陈姓的师傅在那里看着他那一亩多的金黄
敦煌藏经自1900年发现后,经卷的流散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有外国探险家劫掠的,有政府官员公然索要的,
右起:吕胜中、苏新平、马修巴尼左起:吕胜中、尹吉男、徐冰,在老美院被大家称为“三剑客”中国著名艺术家
京剧有国粹之称,其表演、器乐、唱腔广为人知。扬州也有不少京剧爱好者,各类剧场、公共文化场馆、社区活动
NO 13886▼作者:史云贵热门天南地北洪江人大拜年丨洪江古商城夜景烟雨洪江震撼来袭丨《我和我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