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瓷,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门瓷器修复技艺,随瓷史兴起而生,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说的就是这门手艺。
【资料图】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瓷器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一件瓷器破碎后,我们便无计可施,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这让爱瓷之人痛心不已。
瓷器修复技艺应运而生,在锔瓷匠人手里碎裂的瓷器被赋予全新的生命,缝合出独特的美意。他们修补的不仅仅是破碎的器物更是人们的惜物之心。
观复锔瓷系列“含玉”杯
《清明上河图》中也有一处关于锔匠的画面,这样就可以证明:至少在宋时,锔瓷匠人就已经存在了。《清明上河图》中,以节俭为传统美德的时代,当餐具出现裂痕不忍丢弃,或不慎打破传家之宝,便请补瓷匠补瓷。
对于传统锔瓷技艺的起源,通过目前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可以判断,我国最早的锔瓷是在唐代出现的,此后的各个时期都有锔瓷实践。《唐诗纪事》卷二八载记载唐贞和年间有一诗人胡令能:
“少为负局锼钉之业,以所居列子之里,家贫,遇茶果必祭列子,以求聪明……世谓胡铰钉者也。”
“负”类似南朝《玉篇·金部》中“以铁缚物”,“局”同“锔”,“负局锼钉之业”疑似为锔瓷工艺原型。从技术角度来说,锔瓷是一门非常精细复杂的工艺:
首先得找碴对缝,即使看似严丝合缝,但要做到滴水不漏并非易事;接着是定位点记,根据不同瓷器的样式、碎裂程度决定锔钉数量和位置。北方锔匠多用带有轻微弹性的绳线,而南方的锔匠多用麻绳。捆扎好后固定夹住瓷器,取出金刚钻将缝隙两边相邻位置钻孔打眼。
这一步对锔瓷艺人是非常大的考验,因为有些瓷器只有几毫米厚度,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炸裂或崩瓷;再使用铜、铁等材质的金属片剪成菱形的锔钉,做锔钉得非常讲究,既要大小合宜又要美观耐用。锔钉嵌入后,再用油灰并加以蛋清调和瓷粉等填补缝隙等缺损处。
陶瓷器的修复工艺和方法发展过程,经历了从恢复其功用慢慢转变成一种应用美学的变化。明清时期大兴“锔活秀”,有的达官贵胄、名士大雅们为了追求锔瓷的再创造之美,甚至故意将品相完好的紫砂壶装上豆子、倒入水撑裂,然后锔出特定的图案来,用以把玩。
当然锔瓷不仅是为了修复瓷器了,锔瓷本身就是一种装饰。由于现代审美的不断注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民间锔瓷手艺焕新生。锔瓷不仅是恢复器物功能和形态,同时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装饰、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为了能让这门古老的民间绝活手艺延续传承,观复博物馆特造【手工锔钉主人杯】——设计监造了五款纯手工银钉锔瓷品茗杯,用新设计焕发老手艺的独有魅力。▼
【观复银钉锔瓷品茗杯】是日用茶器与古老的锔瓷手艺联动共生,精选优质泥料纯手工拉胚,在仿汝青灰釉的杯身上重现古老锔瓷手艺。
观复出品的五款品银钉锔瓷茗杯分别是含玉杯、映月杯、暗香杯、储蕴杯、疏影杯。
以手绘金线来模拟瓷器裂隙,升级款花钉、锔钉全部采用纯银制作,更具典雅韵味。仿汝窑的茶器釉面可以养出意想不到的开片纹路。
【观复锯瓷疏影杯】
疏影杯、暗香杯,品名取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观复手工锯瓷疏影杯】用金线画古朴窗棂,窗棂上有点点锔钉装饰。竹枝“瘦”而有神,探伸出窗框,摇曳生姿。
【观复锯瓷暗香杯】
金线蔓延横斜,一枝婉梅兀自开放。梅花俏丽鲜研,似有淡香发散。
【观复锯瓷含玉杯】
含玉杯,品名取李绅的《新楼诗二十首·南庭竹》“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
杯型圆润饱满,恰合玉的莹润。锔钉纵贯上下,中央部位嵌一朵银花钉,像诗中南庭竹林“烟惹翠梢”、“粉开春箨”的朦胧美好。
【观复锯瓷映月杯】
映月杯,品名取殷文圭的《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月下赏花,心怀相思。视、听、触、嗅、味五感深处有花盛放。
【观复锯瓷储蕴杯】
储蕴杯,品名中的“储”字取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体素储洁,乘月反真”;“蕴”字取李德裕《题奇石》“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
储、蕴,都是“收”,有吸纳、留存的意思。储洁而蕴润。储蕴杯特意做了铃铛杯式,杯高上微,收可聚香。撇口则有敞开心扉接纳的寓意。
标签: 残缺亦可被视作一种美
锔瓷,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门瓷器修复技艺,随瓷史兴起而生,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说的就是这门
消失的老酒厂作者:肖雄志走在长长的巷子里,再也闻不到那熟悉的酒香。再也看不到酒厂的大烟囱飘出的袅袅炊
@晨跑时偶遇文 图江徐阴沉的天,天地间弥散着灰蒙蒙的气息,屋里为某事庆祝的人们,我怀着买鞭炮的心思
第二届鄂台(苗栗)昭君文化交流活动现场。 龙蕾 摄中新网宜昌12月7日电(郭晓莹龙蕾)“多年来,
-诗人简介-何雷绽,本名何光友,别名何青龙,男,专职律师,现工作、生活在成都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