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 正文

世界观天下!李纨:大观园的反叛

  • 2022-12-22 16:10:19 来源:腾讯网

1、大有问题的“杏”福

脂批反复提醒:“是书勿看正面为幸”、“勿作正面看为幸”,上两篇拙文(《李纨的真面目》),通过文本中一些看似“没要紧处闲三二笔”的“正文筋骨”(脂批)[注1],初步揭露了李纨的真面目。

本篇拙文将在上两篇的基础上,进一步逼近作者设定的这个“问事不知,说事不管”(第六十五回兴儿语)的十二正钗之一的、所谓可以跳过不读的重要梦中人的真面目和“其中味”。


(相关资料图)

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几乎对所有入了“薄命司”正钗的悲情人生都深感痛惜,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但李纨是个例外,她的判词和梦曲里,总是隐隐地透露出掩盖不住的嘲讽意味。如“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等等。

“真侥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的甄家之大丫鬟娇杏,而娇杏之夫便是文本中少有的能够一眼识破的反派一一贾雨村。她的“真侥幸”的“晚韶华”来自于“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的贾兰,按常理,李纨青春守寡,好不容易熬到儿子功名及身、出人头地,众人应该给予祝福;“美韶华又去之何迅”,众人应该对其寄予深切的同情,但她的悲剧却成为“他人的笑谈”。

其实,李纨居所“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傍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一派田园风光,但似乎只是为了凸显“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李纨的薄命人生似乎终将苦尽甘来、云散雾开,迎来如“喷火蒸霞一般”的真正“杏”福晚景,也与众清客所拟的“杏花村”相呼应。

但是,文本中的第一正人宝玉却否定了“杏花村”,另拟了“杏帘在望”,脂批指出:“妙在一个`在\"字”。“杏花村”就身处在“杏”中,而“杏帘在望”似乎与“杏”只有咫尺之隔,但世间之事,大都如此,“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望”往往就是天涯之遥的无望,同样也暗示李纨来自贾兰功名的所谓的“杏”看似很美、近在咫尺,实则天涯之遥,只是镜花水月。

因此,李纨母子俩风光十足的“杏”福一定是大有问题,大有深意。

2、贾兰一一解密的关键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众芳开夜宴”,群芳占花名签,李纨占得梅花花名签,笑道:“真有趣!你们掷去罢。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与梦曲《晚韶华》中的“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等句和判词合起来看,似乎在风月宝鉴正面,李纨母子俩“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悲剧人生,主要应归因于他们在“风景这边独好”之时,不问他人“废与兴”、“不积阴骘”的冷漠自私,极端贪婪利己。

判词和梦曲主要是作者对相应的红楼梦中人所作的定评,李纨母子俩在飞黄腾达之后的行为,如果只是性格原因和个人选择,没有暗藏更深的寓意,作者似乎没有必要用如此狠毒的语言,要知道,作者可不是骂街的泼妇,何况《红楼梦》是一部伟大而严肃的作品!

而且,就重要性而言,李纨无疑是主角,而贾兰只是配角,但文本对于李纨的描写还往往和“深知拟书底里”的脂砚斋的批语相互“打架”,比如第四回,文本第一次详细介绍李纨的情况,似乎不吝溢美之词,但脂批指出:“此中不得不有如此人,天地覆载,何物不有,而才子手中,亦何物不有!”以“如此人”称呼李纨,多少带有一点讥讽的意味,脂批其实也是意在暗示“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中,“题只十二钗,却无人不有,无事不备”(第五回脂批),怎么能缺少像她表面上近乎完美却“大有深意”的人物?

第四十三回脂批指出:“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时事,反面春秋。所谓`痴子弟正照风月鉴’,若单看了老婆舌头,岂非痴子弟乎?”,再加上脂批对必须看风月宝鉴背面的一再强调,也意味着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的李纨和最终功成名就的贾兰必定“大有问题”,必须要好好深究一下其在“表里皆有喻”(脂批)的文本中所具有的寓意,绝对不可轻轻放过。

第四十五回,李纨带领诗社众人找凤姐要钱,凤姐说,把姑娘们交给李纨带着念书学规矩针线,她们若是不好,李纨有责任劝导。现在她们起诗社,又花不了多少钱。而李纨因为是孤儿寡母,多得老太太、太太的特别照顾,一年通共算起来,李纨也有四五百银子。就算每年拿出一两百银子陪她们玩玩,又不值多少。自己又怕花钱,还调唆她们来闹,大不了最终大家来个河干海枯。”

凤姐短短数语,暗透了表面上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李纨真实而又阴暗的另一面一一吝啬、贪婪、自私。就在同一回,凤姐同意给钱,还说“我不入社花几个钱,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这一句出现在凤姐和李纨言语沟通或者说就是言语交锋之时,在“笔笔不空”的文本中,凤姐的这句话不能仅当作展示凤姐好口才的玩笑话。凤姐如果不出钱,就是大观园的反叛,而凤姐答应出钱,那么,不出钱还调唆众人来闹的李纨,岂不就是大观园的反叛?

文本中贾家既艺术再现曹家,又暗喻皇家[注2],而“避秦之乱”的大观园“系玉兄与十二钗之太虚幻境”(脂批),是比托于“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脂批)、正统之象征的秦可卿(隐指废太子胤礽),当然同样具有正统意涵[注3],因此,李纨母子“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悲剧性结局,在风月宝鉴背面另有深意,与正统与非正统之争有关。

第一回脂批指出,“所叹者,三春也”,“三春”代表的是胤礽一方由盛转衰过程中的三个相对美好的阶段[注4],因此,“春”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只与正统有关。李纨判词中“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即暗示当李纨“大有问题”的儿子“茂兰”春风得意之时,正统之“三春”就已经结束了。

第六十三回,李纨占得的老梅花名签,上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该回诸芳花名签上的诗句都来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诗,这样也便于作者隐前歇后,因此,不能单纯的看一句诗的意思,而要兼顾整首诗词的含义与意思。

“竹篱茅舍自甘心”出自宋代王琪的《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风流说得今。”王琪的这首咏梅诗,意思很浅显——前两句是说不想沾惹红尘的是非曲直,既使粗茶淡饭、陋室茅舍也能自足自乐,这与李纨给人的第一印象一一贞静淡泊、清雅端庄、处事明达、沉稳从容——都吻合之至;但再看后两句诗的意思,那隐喻和影射的境地就大了,含义也全倒了过来。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枯井,唯知侍亲养子,这里的风流不能理解为男女情事,当与贾兰功名在身有关,但贾兰的“风流”却“惹得众人说到今”,因此,贾兰的功名大有问题,也关联到用“贾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隐”之文本所暗藏的正统与非正统之争。

贾兰是孀居的李纨的唯一希望,虽然贾兰的戏分并不多,但可以说是解密李纨的关键,下一篇拙文将对贾兰的寓意和他的功名进行分析探讨。

注1、详见《“行”走红楼》李纨系列拙文

注2、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11-13《贾家一一既是曹家,又是皇家》

注3、详见《“行”走红楼》 15《大观园一一正统之象征》

注4、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20《“三春”何解?》

作者:郭进行,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标签: 李纨大观园的反叛

推荐阅读

世界观天下!李纨:大观园的反叛

1、大有问题的“杏”福脂批反复提醒:“是书勿看正面为幸”、“勿作正面看为幸”,上两篇拙文(《李纨的真

冬至阳生春又来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作者:张汀单位: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

书画联盟丨写意骆驼的画法

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

真言秘藏 图画相传——何为曼荼罗

李真绘惠果阿阇梨像昔惠果大阿阇梨在咐嘱日本入唐学法僧空海时曾告之曰:“真言秘藏经疏隐密,不假图画不能

当俄罗斯美女穿上中国旗袍

中西合璧,当西方美女穿上东方韵味的中国旗袍,不一样神韵。穿上旗袍,俄罗斯和中国美女,谁更美?版权声明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收藏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