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樊成
你听说过古籍修复师吗?有媒体报道,在江西省图书馆,馆藏古籍有37万册,古籍修复师一共只有3人,90后女孩曹宇是最年轻的一位。因为喜欢修复,从选大学专业到毕业找工作,曹宇的目标一直非常明确,进入江西省图书馆后,她“偷师自学”2年,终于成功当上修复师,“只要我喜欢,它就不是冷板凳”。
【资料图】
是的,只要自己的心是热的,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了热爱与投入,就是自带的“座椅加热”功能,无所谓冷板凳了。无独有偶,此前,南京图书馆90后古籍修复师丁峰也曾走红,他花费半年时间,让近700岁的元刻本医书《永类钤方》焕发新生。据报道,在南京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中心,如今的修书主力基本都是像丁峰这样的年轻人。
近些年,不少高校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也陆续毕业了一些学生。《人民日报》2021年曾报道,在江苏省,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5+2专转本”,已有5所对口的省内高校,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的许多学者、修复专家也纷纷走进课堂,教授学生修复纸质文物。
但教育培养是一方面,如何让这些毕业生顺利走上对口的工作岗位,并稳定地工作,又是另一方面。据报道,专门从事古籍修复的人数少,仍然是目前国内古籍修复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记载,目前全国各单位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件。但据统计,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
2022年5月17日,在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纸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对古籍文物进行补全。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如此悬殊的差距,也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缺口如此之大,仅仅靠一些年轻人自己的爱好,甚至是自学,够吗?显然,古籍的老化、腐坏是不等人的。从报道也可以看出,如今的古籍修复师,基本都是诸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基本都依赖于财政、编制,就业不够灵活,也难以形成规模。
所以,关键还是要创新机制、开辟门路,为这个行业注入新兴的能量。比如,可以引入更多的市场化力量,鼓励民间建立一批古籍修复公司,吸纳专业人才就业,让更多有兴趣、有理想的年轻人,能够更舒服、更持久、更安心地投身其中。
在社会上,也可以多多宣传,打消大家对古籍修复工作的偏见。其实仔细去打量,古籍修复对比很多热门的“白领工作”,还有不少优势:比如对于“社恐”和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恰恰是不需要和其他人打交道的,只需要一个人沉下心去做;再比如它不受时间的严格限制,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图为古籍修复师利用放大镜修复破损的古籍。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事实上,古籍修复技术是一门流传了上千年的文化。2008年,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更让这一职业充满了荣光。而如果能够将其市场化,想必也能够拥有不错的前景。
眼下,有年轻人甘当“清冷孤寂”的古籍修复师,这是好事。但是如何让他们安稳地干下去,只靠个人热爱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文字:樊成
图片: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吴亚琦 王远方
文|樊成你听说过古籍修复师吗?有媒体报道,在江西省图书馆,馆藏古籍有37万册,古籍修复师一共只有
莫高窟停止开窟500年后的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震惊了全世界。3万多件藏经洞文物流散海外,世界上
农历兔年将至,近日山西考古博物馆推出了该馆关于兔年文物的首个展览“安辨雄雌——山西出土兔文物展”。展
中国日报1月18日电(记者姜东)2023年1月18日,“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
兔年到哪里寻“兔”?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义乌博物馆也希望给市民增添一些喜庆年味。这几日,工作人员翻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