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天空上演今年首次日食!这是一次罕见的日全环食,即在一次日食中在不同的地点可以看到全食或环食。我国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极少数地区可见食分极小的日偏食。
那么日食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古人又是如何观测和记录日食的呢?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我国先人们如何观测日食。
日食是什么?日食是指月球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与地球和太阳三者成一条直线,遮挡住部分或全部太阳光,使地球上的某些地区出现黑暗的现象。根据月球遮挡太阳光的程度,日食可以分为三种: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资料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和记录日食的国家之一,最早的日食记录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比国外最早的日食记录要早近千年,我国古人观测日食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了掌握天文历法,确定农业生产的节气和节令,以及各种宗教和政治活动的时间。
二、为了预测日食的发生,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日食对自然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或者利用日食作为吉凶祥瑞的征兆。
三、为了探索日食的原理和规律,增进对天体运动和天文现象的认识,推动天文学和数学等科学的发展。
那么我国古人是怎么观测日食的呢?
古人观测日食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简单也最安全的一种是小孔成像法,即利用小孔将太阳光投射到平面上,形成倒立的太阳影像,从而观察日食过程。
小孔成像法最早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和他的学生们发明并实验,这是人类历史上对光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第一次科学解释,也是中国古代光学研究的开端。
除了小孔成像法,古人还利用其他物体如树叶、筛子、镜子等来观测日食,或者用特制的眼镜或滤光片来直接观看太阳,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伤害眼睛。
当然,古代先人们对于日食现象背后的科学认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正是因为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古代民间诞生了许多朴素、有趣的日食民俗、习惯和仪式。
古代民间认为日食是天狗吞噬了太阳,造成天地昏暗。因此,他们会敲锣打鼓,用各种响亮的声音驱赶天狗,拯救太阳。人们敲锣打鼓,爆竹齐鸣,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又只好吐了出来。太阳获救后,才又重新运行。
民间还会在日食时举行祭祀仪式,向太阳祈求平安和丰收。有些地方还会放飞孔明灯,寓意太阳重现光明。
在有些地方还有一些日食时的禁忌和习惯,比如不要在日食时出门、不要在日食时睡觉、不要在日食时吃东西等。这些习惯可能是出于对日食的敬畏和恐惧,也可能是为了避免日食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当然,在今天,大众对于日食已经有了科学的认识,这样的科学认识,并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更不是某个人的一个顿悟就明白了这背后的原理,这样的科学认识,正是人类从古到今出于对天空、宇宙强烈的探索求知欲,从每个像日食这样的天文现象的观测、记录、分析、思考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向我们的祖先致敬!
标签:
4月20日,天空上演今年首次日食!这是一次罕见的日全环食,即在一次日食中在不同的地点可以看到全食或环
本文作者:春梅狐狸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哈哈,又是明星婚礼服饰的吃瓜时刻,欢迎不同意见的人憋着
这两天,一则“能不能接受五一放一天不调休”的话题登上热搜榜的第一。网友们纷纷认为:虽然今年的五一劳动
最近,安徽一场杂技表演现场,女演员失手坠亡的消息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在进行高空危险表演的情况下,演员
瓷器的裂纹,也是瓷器装饰美的重要部分,古人甚至专门发明了一个字来形容它——璺[wèn],单是从文字的